中药小花蛇的作用和功效
好像赤练蛇,不过看不见头,还不能判断,赤练蛇是有毒的 后毒牙类毒蛇,该蛇毒液含以血循毒为主的混合毒素(毒液对冷血动物作用较强),但咬伤症状较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员伤亡的具体道。大多生活于田野、河边、丘陵及近水地带
中药小蛇的功效与作用
蛤蚧属脊椎动物、爬行纲、壁虎科,又名大壁虎。
蛤蚧是驰名中外的药用动物。中医认为它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功效,能治愈虚劳咳嗽、气喘、神经衰弱、脸黄浮肿等症。蛤蚧喜温湿阴暗,怕寒冷、畏光。常栖息在石缝、树洞及老房的瓦隙墙缝内,多夜间出来捕食昆虫,常鸣叫,叫声“蛤”者为雄,“蚧”者为雌,蛤蚧是因其叫声而得名。蛤蚧的体色,能随外界环境的光度、温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一般在阳光下,变成灰褐色,在阴暗的条件下,变成黑褐色。蛤蚧在天冷时居深洞,天暖时居浅洞;刮风的天气,常迁移到背风的山坡去住。天气寒冷时就进行冬眠,若气温回升至20℃以上时,又能恢复活动。蛤蚧多是一雌一雄成对在在石壁缝内活动,当雌雄分散后,雌性会不断地鸣叫,彼此寻觅。
中药白花蛇的功效作用
白花蛇为蝮蛇科动物尖吻蝮(五步蛇)的干燥全体。
主产于湖北、浙江、 江西、福建等地。以条大、干燥、头尾齐全、花纹斑块明显者为佳。 小白花蛇:又名金钱白花蛇、花蛇、小花蛇、百节蛇、银环蛇、金钱蛇、金钱蕲蛇。为眼镜蛇科银环蛇(银报应、寸白蛇、白菊花、断肌甲、多条金甲带、百 节蛇、白节蛇、手巾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Blyth的幼蛇。除去内脏,盘成圆形如钱大。功效与白花蛇相似,但用量较轻。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非白花 蛇正品。
以头尾齐全、干燥、色泽明亮、盘小者为佳。白花蛇舌草产于我国的广东、广西等省区,国外则主要分布于热带亚洲。
花蛇是什么中药
蛇酒的制作工艺 (1)浸渍法 是指用适宜的浸提溶媒在常温条件下浸泡蛇和药材,使有效成分浸出的操作方法,浸渍法可 分为冷浸渍和热浸渍法。
①冷浸渍法:指通常蛇酒浸泡方法,蛇酒、中药在常温下加盖密闭,在阴暗处存 放,到时倾出上层清液,静置过滤即得,可重复浸渍 3~4 次;②热浸渍法:与上法基本相同,但浸渍温度 较高,一般在 40~60°进行隔水加热,以缩短浸渍时间。
因浸渍温度较高,浸出液冷却后常有棉絮状沉淀 物。
《本草纲目》中记载:“取活蛇一枚着器中,投以醇酒一斗,封定,埋马溺处。
周年取用,蛇已消化, 酒味犹存。
”这也是热浸渍法的一种:按文埋马溺处具有一定发酵温度,在这种温度下周年蛇已消化。
用冷 渍法不可能消化。
(2)渗漉法 渗漉法适合蛇干制酒。
方法是先将蛇干浸泡酒中,待适度膨胀后,装入渗漉筒中。
渗漉筒是 一种上面敞口,下有渗出口的筒状装置。
酒自上流入,缓缓渗过蛇干,从下端渗出口流出。
该法因酒液的 流动,可造成良好的浓度差,有利于浸出成分的扩散,所以浸出的效果优于浸渍法,成分提取也较完全, 生产时间也大大缩短。
也可反复渗漉,有条件的可加压、加热进行或逆流渗漉。
江苏有采用该法生产的蛇 酒,但需要一定设备投资。
(3)加药酿制法 加药酿制法是古代常用方法。
近代较少应用。
这种方法以米、曲加药,直接发酵成酒, 是生产蛇酒最好的方法。
《本草纲目》中介绍的瑞竹白花蛇酒也采用此法:“花蛇一条,酒润,去皮骨,取 肉绢袋盛之。
蒸糯米一斗,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以饭安蛇上,用物密盖。
三七日取酒,以蛇晒干为 末。
每服三五分,温酒下。
仍以浊酒并糟做饼食之,尤佳”
干小花蛇的功效与作用
看到这个题问,我忽想起了我两位临居!
临居A,在一个上午,下坡回家,开开屋门,见一条米多长的蛇盘居在堂屋中,他连忙用铣将蛇送到坡野里去!说来也巧,那蛇却特别温顺。
临居B,也遇一蛇在屋中。他不吭不叽,拿起铁铣,在门外正燃烧的火炉里烧红。
那蛇也许有灵性,盘居中逃离,刚爬上山窗,一半在窗外,一半在窗内时,临居B连忙将烧红的铁铣,按住了蛇的下半身,一阵青烟!留下了蛇的下半身!
说来也巧,时过几日,临居B于几个同伴孩子去临村果园偷桃吃,被桃主发现。
追赶中,几人连忙逃跑,遇一壕沟,临居B没过去,将腿折断,从此他的一生,柱上了双拐!
有一次,他对我说:家蛇有灵性,他很后悔!
注:此是真事,本人以前也是半信半疑,现也不得不信!谢邀!
花蛇药的图片是中草药它有什么功效
养殖芍药花要保证土壤适宜,保证土壤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做好夏冬两季的控温措施,冬季及时搬入室内进行保暖。
保证充足的散射光照,同时给予其适宜的肥水,保证植株的生长所需。1~2年更换一次土壤,为植株提供优良的生长环境。
小花蛇有什么功效
我国主要毒蛇分类:
神经性毒蛇:金环蛇、银环蛇、海蛇
出血性毒蛇:烙铁头、尖吻蝮蛇(俗名五步龙)、竹叶青、蝰蛇
出血性混合神经性毒蛇:眼镜蛇、眼睛王蛇(俗名过山峰)、蝮蛇
其中尤以眼睛王蛇的毒性最为剧烈,被咬伤后应紧急注射抗眼镜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否则极少能够存活。
以上十大毒蛇是我国分布最广、毒性最大、也最为常见的毒蛇种类。以皖南山区、武夷山、雪峰山、南岭、十万大山、云开大山等地密度最高。
金环蛇Bungarusfasciatus
金环蛇
[学名]Bungarusfasciatus
[分类地位]蛇目眼镜蛇科
[形态特征]全长12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通身黑色,具较宽的金黄色环纹,体尾共有19~27+3~5环,黑黄二色宽度约相等。头背黑褐色,枕部有浅色倒”V”形斑。背脊隆起呈脊,故躯干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圆钝。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上唇鳞7,2-2-3式。背鳞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14~230,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29~39枚。
[分布]我国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南部,在东部向北可达江西南昌。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
[生活习性]栖息于海拔180~1014m的平原或低山,植被覆盖较好的近水处。夜晚活动。吃蛇,偶尔吃蜥蜴或其他脊椎动物。卵生,5~6月产卵6~14枚于腐叶下或洞穴中,卵径45~54mm×20~24mm。
[估计数量]野外已极稀少。
眼镜王蛇Bungarusmulticinctus
眼镜王蛇
[学名]Ophiophagushannah
[分类地位]蛇目眼镜蛇科
[形态特征]具前沟牙的毒蛇。外形一般与眼镜蛇相似,区别是眼镜王蛇
①体形较大,常长达3~4m,最大长度纪录几达6m
②头背除典型的9枚大鳞外,顶鳞之后尚有一对大的枕鳞
③颈部扩展时,扩展部位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
④背鳞中段15行,尾下鳞部分成单。背面暗褐色或黑色,具横斑;腹面黄白色。颈部腹面橙黄色。幼蛇黑色,具34~45个黄白色环玟。
[分布]在我国一般分布于北纬25度左右及其以南地区,包括福建、贵州、广东、海南、广西,向北可达浙江南部、四川米易及西藏墨on$2。国外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
[生活习性]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m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白昼活动。主要捕食蛇,偶尔吃蜥蜴等。卵生,7~8月产卵20~40枚于枯叶筑成的窝内,卵径65.5mm×33.2mm。亲蛇有护卵习性。
[估计数量]估计国内野外已极少。
圆斑蝰Viperarusselii
圆斑蝰
[学名]Viperarusellisiamensis
[分类地位]蛇目蝰科
[形态特征]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
[生活习性]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属于卵胎生,7–8月份产仔,每次产仔十几条左右.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
白眉蝮Gloydiusblomhoffisiniticus
白眉蝮
[学名]Viperarusellisiamensis
[分类地位]蛇目蝰科
[形态特征]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大的深棕色斑.
[生活习性]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属于卵胎生,7–8月份产仔,每次产仔十几条左右.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
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mucrosquamatus
原矛头蝮(龟壳花蛇)
[学名]Trimeresurusmucrosquamatus
[分类地位]蛇目蝰科
[形态特征]体长一般在70–90厘米,尾长16–18厘米,体重50–70克左右.头呈三角形,颈细,吻较窄,头顶具有细鳞,并有倒V形褐色纹斑.体背面为棕褐色,在背中央线两侧有并列的暗褐色纹斑.左右相连而成链状,在该纹斑下面还有不规则的小班纹.腹部为灰褐色,有许多斑点.
[生活习性]栖息于山区灌木林,竹林溪边,住宅区附近阴湿的环境中,常盘踞在柴堆内.多在晚上活动,尾有缠绕性,有时盘缠在树上或竹子上.由于身体瘦长,捕食,攻击都比较灵活.以鱼,蛙,蜥蜴,鸟为食.小雪至次年清明为冬眠期,常利用树洞,竹洞作为越冬场所.为卵生,每次产仔5–13枚,自然温度孵化,孵卵期一般在35–45天.烙铁头系管牙类毒蛇.
[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on$2、河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四川、甘肃、贵州;国外见于印度、缅甸、越南等地.
舟山眼镜蛇Najaatra
舟山眼镜蛇
[学名]Najaatra
[形态特征]全长1000~20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没有颊鳞;上唇鳞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鳞后入眶。第四、五两枚下唇鳞之间嵌有一枚小鳞。背鳞平滑,中段21(19)行;腹鳞162~182,肛鳞完整或二分,尾下鳞38~53对。
[分布]我国特有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广西东北部、贵州、重庆东南部,包括on$2、海南及香港。
[生活习性]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700m左右的平原、丘陵与山区,见于灌丛、竹林、溪涧或池圹岸边、稻田、路边、城郊,甚至进入花园或住房。白昼与夜晚均见活动。捕食鱼、蛙、蜥蜴、鼠、鸟及鸟蛋、蛇等。每年5月前后出蛰,11月进入冬眠。卵生,5~6月交配,7~8月产卵7~19枚,卵径42~54mm×26~31mm;约经50天孵出仔蛇,全长约200mm。
[估计数量]无研究资料。
银环蛇Bungarusmulticinctus
银环蛇
[学名]Bungarusmulticinctus
[分类地位]蛇目蝰科
[形态特征]全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上唇鳞7,2-2-3式。背鳞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03~231;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37~55枚。本种有2亚种:指名亚种B.m.multicinctusBlyth腹鳞203~218,背面白色横纹30~50个;云南亚种B.m.wanghaotingi腹鳞213~231,背面白色横纹20~31个。
[生活习性]息于从沿海低地到海拔1,300m的山区,常见于低海拔的平原、丘陵近水处。夜晚活动,到水边捕食鱼、蛙或蛇类。白昼则隐匿于石下或洞中。4月出蛰,11月进入冬眠。卵生,6月产卵3~15(最高纪录为20)枚,卵径29mm×16.5mm~52mm×19mm;孵化期1~1.5月,刚孵出的仔蛇全长200~270mm。
[分布]指名亚种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包括海南与香港。云南亚种仅见于我国云南省西南部。国外分布于缅甸、老挝及越南北部。
灰蓝刻扁尾海蛇Laticaudacolubrina
灰蓝刻扁尾海蛇
[学名]Hydrophiscyanocinctus
[分类地位]蛇目海蛇科
[形态特征]体型细长,体长可达200厘米,体重0.5–1.5公斤.身体前部为圆形,后部至尾部逐渐变成侧扁.体背部青灰色,从头至尾有51–68个青灰黑色的宽横纹环绕蛇体.腹部黄色或橄榄色.
[生活习性]生活在近海处,特别喜欢河口的地方.善游泳,离开水则笨拙,呼吸时投身出水面,换入新鲜空气后又潜入海水中,有趋光习性.主要以鳗类鱼为食.卵胎生,每次产仔蛇3–5条.海蛇是一种神经性毒蛇,主要含神经毒素,能麻痹被咬动物的横纹肌,人咬伤严重时可以致死.
[分布]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国外见于印度半岛沿海等地.
白唇竹叶青Trimeresurusalbolabris
白唇竹叶青
[学名]Trimeresurusstejnegeri
[分类地位]蛇目蝰科
[形态特征]体长60–75厘米,尾长14–18厘米,体重约60克.头呈三角形,其顶部为青绿色,瞳孔垂直,呈红色,颈部明显,体背为草绿色,有时有黑斑纹,且两黑斑纹之间有小白点,最外侧的背鳞中央为白色,自颈部以后连接起开形成一条白色纵线,有的在白色纵线之下伴有一条红色纵线.有的有双条白线,再加红线.亦有少数个体为全绿色.腹面为淡黄绿色,各腹鳞的后缘为淡白色,尾端呈焦红色.
[生活习性]栖息于山区阴湿溪边,杂草灌木丛和竹林中,由于绿的体色和善于缠绕的尾巴,很适应树上生活,它们常吊挂或攀绕再溪边的树枝或竹枝上,体色与栖息环境均为绿色,极不容易被发现.有时也盘踞在石头上,头朝着溪流,若受惊扰就缓缓向水中游去.昼夜均活动,夜间更为频繁.竹叶青是常见的毒蛇,属管牙类.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的排毒液量为28毫克左右.捕食鸟,蛙,鼠类,有冬眠习性.冬眠期由大雪至惊蛰,5月份出洞.为卵胎生,7–8月产仔,每次产7–8条.刚出生的小蛇就有毒牙,也能伤人.
[分布]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安徽、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国外见于尼泊尔、越南等地
尖吻蝮Deinagkistrodonacutus
尖吻蝮(五步蛇)
[学名]Agkistrodonacutus
[形态特征]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体形on$2短,最长的雄性1335+206mm,雌性1238+165mm。背鳞21(23)-21(23)-17(19)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其余均具有结节的强棱,体表on$2糙;腹鳞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为双行。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分布]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在东经104°以东,北纬25°到31°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on$2省。国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生活习性]生活在海拔100~1.400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m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炎热天气,尖吻蝮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渡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喜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尤以捕食鼠类的频率最高。
[估计数量]尖吻蝮在我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武夷山山区和皖南山区贮量最多。根据各省产区历年收购尖吻蝮蛇干的数量及重点产区抽样调查,我国目前尚有野生状态尖吻蝮一千万条。蛇园人工饲养的约一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