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简介蝮蛇,中药名。为蝰科动物蝮蛇Agkistrodonhalys(Pallas)除去内脏的全体。具有祛风,通络,止痛,解毒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麻风,瘰疬,疮疖,疥癣,痔疾,肿瘤。中文名称蝮蛇别名虺、土虺蛇、土锦、灰地匾、地扁蛇、土球子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肝经毒性有毒

  药材分类

  动物

  声明:本词条仅用于中医药知识的科普,对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通络,止痛,解毒。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麻风,瘰疬,疮疖,疥癣,痔疾,肿瘤。

  用法用量

  内服:浸酒,每条蝮蛇用60度白酒1000ml浸3个月,每次饮5-10ml,日饮1-2次;或烧存性研成细粉,每次0.5-1.5g,日服2次。外用:适量,油浸、酒渍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注意事项

  阴虚血亏者慎服,孕妇禁服。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对免疫功效的影响:能刺激脾脏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效。

  3、其他作用,有清除自由基和延缓衰老作用,还可能有降血脂作用。

  4、镇痛作用。

  相关论述

  1、《药性论》:“治五痔,肠风泻血。”

  2、《纲目》:“治破伤中风,大风恶疾。”

  临床应用

  1、治疗麻风病及麻风反应。

  2、治疗浸润型肺结核。

  相关配伍

  1、治大风及诸恶风,恶疮,瘰疬,皮肤顽痹,半身枯死,皮肤手足脏腑间重疾并主之:蝮蛇一枚,活着器中,以醇酒一斗投之,埋于马溺处,周年以后开取,酒味犹存,蛇已消化。不过服一升已来,当觉举身习习,服讫,服他药不复得力。亦有小毒,不可顿服。(《本草拾遗》)

  2、治白癞:大蝮蛇一枚,切勿令伤,以酒渍之,大者一斗,小者五升,以糠火温,令下,寻取蛇一寸许,以腊月猪膏和,敷疮。(《肘后方》)

  3、治胃痉挛:蝮蛇,酒浸一年以上,每食前饮一杯,一日3次,连续二十日有效。(《动植物民间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间捕捉。捕得后剖腹除去内脏,盘成圆盘形,烘干。亦可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6-8cm,头居中。体背黑灰色,有的个体有圆形黑斑,背鳞起棱,多脱落。腹面可见剖除内及的沟槽,脱落的腹鳞长条形,半透明。尾部较短,长6-8cm。质坚韧,不易折断。气腥。骨骼特征:鼻骨前端较突出,躯干椎的棘突较低矮,基本不后倾,椎体不突尖端较平截,多数成长短不等的竖刀状,尾椎脉突侧面观亦成短竖刀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