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简介大青叶,中药名。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叶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喉痹口疮,痄腮丹毒。中文名称大青叶拉丁文名Isatidis Folium别名蓝叶、蓝菜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胃经医保类型医保(大青叶)药材分类植物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主治
1、热入营血,温毒发斑:本品苦寒,善解心胃二经实火热毒;又入血分而能凉血消斑,气血两清,故可用治温热病心胃毒盛,热入营血,气血两燔,高热神昏,发斑发疹。
2、喉痹口疮,痄腮丹毒:本品苦寒,既能清心胃实火,又善解瘟疫时毒,有解毒利咽,凉血消肿之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服,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用。
化学成分
菘蓝叶含色氨酸、靛玉红B、葡萄糖芸苔素、新葡萄糖芸苔素、葡萄糖芸苔素-1-磺酸盐及靛蓝。
药理作用
菘蓝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青叶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靛玉红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
2、《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斑,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
临床应用
1、治温热病心胃毒盛,热入营血,气血两燔,高热神昏,发斑发疹,常与水牛角、玄参、栀子等同用,如犀角大青汤(《医学心悟》)。本品功善清热解毒,若与葛根、连翘等药同用,便能表里同治,故可用于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口渴咽痛等,如清瘟解毒丸(《中国药典》2005年版)。
2、治心胃火盛,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者,常与生地、大黄、升麻同用,如大青汤(《圣济总录》);若瘟毒上攻,发热头痛,痄腮,喉痹者,可与金银花、大黄、拳参同用;用治血热毒盛,丹毒红肿者,可用鲜品捣烂外敷,或与蒲公英、紫花地丁、蚤休等药配伍使用。
相关配伍
1、大青叶配板蓝根:二者均为大苦大寒之品,作用基本相似,皆有清热解毒、凉血之功。大青叶既能走气分,又能行血分,既可清热解毒,又能凉血化斑,善清解心胃实热火毒;板蓝根清血热、解热毒之力较大青叶强。二药相须为用,清热解毒之力明显增强。适用于温热毒邪所致的多种病证,如咽喉肿痛、大头瘟、痄腮,热毒发斑、发疹等。
2、大青叶配山豆根:与大青叶配板蓝根相似,以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作用见长,多用于风热或热毒所致的咽喉肿痛。
相关药品
清瘟解毒片(丸)、清火片、消炎退热颗粒、复方大青叶合剂。
相关方剂
大青丸(《圣济总录》)、大青散(《圣惠方》)、大青汤(《外台秘药》引《延年秘录》)、大青汤(《伤寒总病论》)。
药膳食疗
大青番泻叶茶:
1、功效: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主治复发性口疮、心胃火盛、口腔糜烂、口臭口渴、心烦不寐、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
2、原材料:大青叶10克,番泻叶3克。
3、做法:将大青叶、番泻叶洗净切碎,用沸水冲泡后加糖调味。
4、用法:代茶频饮。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冬季栽培,夏、秋二季分2-3次采收,略洗,切碎,鲜用或晒干生用。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及枯叶,洗净,稍润,切段,晒干。
保存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霉。
药材鉴别
鉴别
1、本品粉末绿褐色。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略成连珠状增厚;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叶肉细胞中含蓝色细小颗粒状物,亦含橙皮苷样结晶。
2、取本品粉末0.5g,加三氯甲烷2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对照品、靛玉红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5:4: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的蓝色斑点和浅紫红色斑点。
药材性状
叶极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开后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20cm,宽2-6cm,上表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先端钝,全缘或微波状,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叶柄长4-10cm,淡棕黄色。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
饮片性状
为不规则破碎叶段,多皱缩卷曲,表面暗灰绿色,叶脉明显,质脆。气微,味微酸,苦涩。